12月17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的一周年纪念日,更是在无数科技工作者努力下,让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不再遥远的日子。

就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

看到降落伞带着万众瞩目的返回舱稳稳落在地面上,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嫦娥五号回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荣伟的脸上绽放欣喜的笑容,这一刻他等了很久,在笑容背后,是他带领的团队守护嫦娥回家为之奋斗的多少个不眠之夜。

时光倒回到1991年,从哈船院机械系毕业的荣伟进入到508所从事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总体研究工作。他先后参与、主持了多艘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研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包括伞系统故障定位及其分析、减速伞未分离的故障分析和改进、降落伞和分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验证、回收着陆分系统优化设计等多项技术难题,为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返回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严格理论研究的他,在实践中也不曾有一丝松懈。在同事眼中,荣伟绝对是一个“拼命三郎”。记得那是一个秋天,在某试验基地,回收分系统要在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内进行5架次的空投试验和1架次的综合空投试验,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可想而知。恰巧这个时候荣伟的痛风发作了,走路都很困难,每天的早饭和晚饭,都需要委托人帮忙带回宿舍吃。

对于试验现场,荣伟已经组织编写了很详细的操作规程,并有详细的现场数据和影像记录,他本可以多休息一下身体,但是空投总装,他是一次也没落下,所有确认环节他都亲自上阵,小到结构产品的装配,再到控制产品的联试,大到降落伞的装伞,每一个环节都有他那艰难挪动的身影。最终,在荣伟的带领下,型号研制团队顺利完成了试验任务,嫦娥五号的研制任务也得以顺利进行。

伴随着型号的研制,荣伟也一步步由主管设计师、副主任设计师成长为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直至现在的领域总师,面对诸多荣誉和嘉奖,荣伟并没有就此停止脚步,而是踏浪前行,继续投身到我国航天事业中。

荣伟正是无数哈工程人的代表,近年来哈工程62%以上的校友工作在国有企业、部队,为中国的航天、航空、船舶、核能、电子、通讯、建筑、机车等各个国防领域贡献着汗水与智慧,展示着精神与力量。

哈工程校友,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