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论坛》公益大讲堂之二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活动报道
2018年11月24日下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校友会、厦门大学天津校友会、浙江大学天津校友会、大连理工天津校友会、乐易读书会、天津科技馆共同组织的“科学走进人文”系列讲座活动第二期——“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如期开讲!此次公益大讲堂继续由国内知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周昌乐作为主讲嘉宾。


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校友会秘书长张树元主持,阐述了校友会服务校友、服务社会、服务于母校的宗旨,对主讲嘉宾和前来的各校校友表示感谢和欢迎!

Part 1:人工智能的现状
周教授以一系列令人震撼的视频和图片,从智能机器举例、机器创作介绍、机器歌舞展现、仿人机器人、仿脑机器人五个方面,介绍了经过60年不懈努力,人工智能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让人不得不感叹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科幻电影里的画面和情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为现实。
Part 2:人工智能的困境
但是,人工智能也面临着一些困境,特别是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周昌乐教授介绍了哥德尔定理及其意义,并指出计算机几乎处处不能计算;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揭示了AlphaGo背后的秘密。提出了“‘犯错误’是人类最大的优势”的观点,侧面指出计算机所不能到达的高度;在汉语诗歌解读方面,周教授以苏轼的《晚眺》、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等作品幽默风趣地阐述了计算机的困境,引发了大家活跃的讨论与思考。

此外还提及了说的艺术、分形的艺术、酒神精神—人的表情与情绪等;介绍了有趣的钵中之脑哲学实验。指出机器精于形式规则,而人类善于意义领悟
Part 3:未来的智能社会
周教授介绍了未来的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脑机混合智能。
计算方法革命(基因计算、量子计算、群体计算)、纳米工程、脑机融合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等等会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变革。

现场继续由李英宏副会长提供直播设备,面向全国各地校友群和乐易读书会群进行直播。 王大杰会长指示:"哈工程天津校友会将工学论坛继续做下去"。科学走进人文”系列讲座是“工学论坛”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取横向联合的方式,与在津高校校友会、读书会等有特色的社会组织合作,在校友总会的指导下,以多方共赢为理念为校友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活动,真诚欢迎各位校友的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