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847693855980708_副本.jpg

2月24日,为弘扬哈军工精神、传递正能量、支持创新创业,“忆长征话新长征路——我们的哈军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由清华大学英雄文化基金、哈军工校友会、哈工程校友会和波龙堡酒庄联合主办,京创时代(北京)科技孵化器、招商银行、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平台承办。陈赓大将之女陈知进,哈军工北京校友会秘书长廖海明,唐凯将军之女唐捷出席并分别作主题演讲,近30位校友代表参会。

844523e.jpg

首先由陈赓大将之女陈知进女士为大家讲述哈军工辉煌历史,在她看来,感悟尤为深刻。“哈军工之所以能成功,一是源于它有坚定的信念和凝聚力,对中国国防科技、军队强盛壮大的渴望,矢志不渝。再就是对于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为了筹办哈军工,父亲不拘一格,从全国各处召集人才,那些专家留学美、英、德、苏等各国的都有,当时戏称‘八国联军’。”而当1956年国家为发展航天事业,开始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时,陈赓院长又立即从哈军工选调出任新民、庄逢甘、梁守�等多名知名专家支持五院建设。对此,陈知进认为哈军工从来没有过本位主义观念,“我父亲一直称自己就是给国家建设、专家教授端盘子服务的,这一点从未变过。”

3221dd9.jpg

廖海明谈到哈军工所包含的精神内涵非常广泛,“我们曾经组织全国校友进行讨论,当时大家总共概括提出了四五十种哈军工精神的精髓,包括创新、忠诚、强军、报国、严谨等等,最终经过归纳、征集意见,基本认定‘报国、强军、忠诚、奉献’这八个字最能体现哈军工主要精神。”“哈军工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担负责任的态度,只要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有利,我们就不会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甘愿默默耕耘,为国家民族奉献一切。”在廖海明看来,陈赓大将作为哈军工第一任院长,为哈军工的筹建呕心沥血,也将他的信念和信仰倾注其中,最终奠定了哈军工的精神基石。

3805869.jpg

对于哈军工,唐捷女士留有着至为深刻的印象。“我是在哈军工出生的,那里是我人生经历的起点,我也是哈军工校友。”每谈至此,唐捷总是会强调一下自己的“校友”身份,这也成为她人生中殊为自豪的一点。1953年,时任中央军委民航局副局长的唐凯调任哈军工担任工兵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一直到1958年调任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院院长,才正式离开了哈军工。在唐捷印象中,哈军工人一身戎装、英姿挺拔,“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但父亲身上深深烙印着哈军工精神的印记,也耳濡目染传染给了我,一直保留到今天。”唐捷回忆道。如今,身为波龙堡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的唐捷也将哈军工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理念中,以生产顶级红酒为目标,波龙堡坚持生态底线,不仅在2005年获得了中国有机认证,将中国红酒出口到了法国,还在2009年取得了欧盟有机认证和美国有机认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9年来,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坚持生态原则,生产出高品质红酒,与世界同行。”唐捷讲道。

参会者对三位长者的讲述感到振奋和鼓舞,大家表示,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使命将先辈们的长征精神和哈军工精神继续传承下去,要怀有为实现中国梦奋发开拓的信仰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