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2.jpg1964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空对空导弹控制专业。1970年分配到武昌造船厂设计科工作。1981年调到刚刚组建的中国专利局文献部工作,1982年任计算机组组长。1983年调入国家科委工作,任委领导武衡的专职秘书,1985年任秘书处副处长。1985年12月调入国家海洋局,任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至今。1987年担任中国第四次南极考察队队长,1990年11月至1992年4月任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并兼任中山站越冬队队长。

把五星红旗插到地球两极

---访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副主任贾根整

今年7月1日,中国首次组织的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考察船奔赴北极,掀开了我国以政府行为进行北极考察的第一页,现已满载硕果返航。本世纪初,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就提出应当开展北极考察活动。1925年,我国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条约规定,签约国公民可以前往位于北冰洋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科学考察或自由进出,但因旧中国国力衰微,无一人到过北极。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人开始涉足北极。1950年,中国留学生高时浏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的中国人。1958年,新华社记者李楠成为我国第一位飞跃北极点并进行采访的“北极记者”。但是,我国有组织的极地考察活动则始于80年代初,而且在南极的考察成果更突出。那么,极地考察对全球科学研究有什么重大意义?笔者最近走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副主任贾根整。

贾根整说,从1984年到今年7月,我国政府已成功地组织了14次南极和1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我国极地考察历史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一1984年为准备阶段,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选派科学家到友好国家的南极考察站或考察船积累经验;1984-1990年为独立组队、建站和进行科学考察阶段,于1985年、1989年在南极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转入以科学考察研究为中心的新阶段,在队伍建设、技术支撑能力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谈到极地考察对全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时,他说,首先,南北极生态系统比较单纯和脆弱,对地球变化的敏感度比其他地区都要高得多;其次,南北极是地球磁力线汇集的地区,高空大气物理现象突出,如极光现象就是太阳发射的高能粒子激发地球高层气圈的大气分子活性而产生的;再次,南北极对全球气候影响也是显而易见。他说,我国在从“七五”至“九五”期间的极地研究都取得了突出成果,如在冰川与现代环境、磷虾生态学和岩石圈构造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国际学术界接受和引用,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东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地区查清“泛非事件”(5亿年前的大地质构造运动,形成包括南极洲、南美洲、非洲、澳洲和印度在内的冈瓦纳超大陆)的地质意义,曾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今年,我国科学考察队抵达南极冰原最高点的DOMEA冰穷这一具有极高科学研究意义的领域,通过对冰芯与寒区环境关系的研究,了解若干年前的气候、温度等环境状况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1985年,我国又取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地位,在南极事务中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相信,中国必将为保护极地环境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摘自1999年8月31日《经济日报》,作者: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