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黄献中,山东单县人,1945年12月出生,1964年9月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历任干事、师组织科长、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旅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集团军副政治委员、国防科技大学政治部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政治委员。现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上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17届中央委员。

2007年1月28日,寒冬里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正在吉林省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专程来到沈阳军区某部,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基层官兵表示亲切慰问,时任军区司令员常万全和我陪同前往。

这是共和国最高军事统帅与基层士兵的一次“零距离”交流。话题围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展开。胡主席询问官兵对“以人为本”的理解,问大家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联系。战士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胡主席语气和蔼地问身边的战士:“谁能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说一说?”话音刚落,几名战士“刷”地站起来,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上等兵王兴平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胡主席听后很满意,高兴地说:“答得好,我给你打满分。”并带头鼓起掌来……

一个“满分”,一次掌声,不仅仅是军委主席对一个普通士兵的最高褒奖,更是胡主席对广大官兵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情鼓励,对各级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的充分肯定。这一生动的故事,这一感人的场面,刀刻斧凿般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一份嘱托蕴含一个课题

2005年12月,胡主席签署命令,任命我为沈阳军区政治委员。我心中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不辱使命,向党中央、中央军委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上世纪60年代,我同千万个热血青年一样怀着从军报国的梦想,从哈军工来到了火热的军营。我参军时,正是举国上下学毛著的时代,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我刻苦训练军事技能,如饥似渴地汲取理论营养,迅速完成了从知识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走上师团领导岗位后,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我学会了用科学、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打牢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思想理论根基。是党的培养教育,是党的创新理论阳光沐浴,使我从一名普通学员成长为军队的高级将领。

到了沈阳军区,我在熟悉了解党委机关建设情况的同时,用几个月时间,把全区大部分师旅走了一遍,与部队领导和基层官兵座谈交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情况,并对正反两个方面的上百个连队的发展轨迹和千余名官兵的成长历程进行了解剖,发现了不少很有特点的连队和事迹突出的个人典型。

在调查与思考之中,“红九连”和向南林引起了我更多的思考,开阔了我抓基层理论武装的视野。“红九连”自觉把理论学习成果融入到连队教育训练等各项经常性实践之中,在促进官兵的健康成长、推动连队全面进步上所取得成绩非常突出和过硬;向南林执著学习、践行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忠实履行使命职责,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不愧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优秀士兵,不愧为践行胡主席“四个新一代”要求的青年楷模。

一个连队揭示一条规律

“红九连”是诞生于南昌起义的英雄连队。战争年代,连队屡建功勋,是攻坚克敌的一把尖刀,先后荣获“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渡江英雄连”等荣誉称号;和平时期,连队英模辈出,成为基层建设的标兵。几十年来的光辉历程,他们形成了学习革命理论、运用革命理论的优良传统,铸就了“党在心、枪在手,军旗跟着党旗走”的连魂。1964年7月24日被国防部授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荣誉称号。1991年1月12日,江主席视察连队并亲笔题词:“发扬红军传统,珍惜历史荣誉,学好革命理论,建设过硬连队。”

从2007年4月开始,在军区上下先展开大规模宣传。6月中旬,中央和地方80多家新闻媒体、160多家网站播发了“红九连”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使“红九连”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的经验走向了全国全军。总政李继耐主任两次作出重要批示:“红九连”的实践充分说明,党的创新理论一旦为广大官兵所掌握和运用,就会成为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力量。他们的经验难在坚持不懈,贵在与使命任务紧密结合,好在形式方法实在管用。

“红九连”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的经验在群众中广泛传播,真正做到了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很多受众给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打电话、写信,在网上跟帖,称赞“红九连”的宣传不仅是献给全军官兵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是向全国人民展示我军精神风貌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红九连”的经验和事迹,成为全国全军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名士兵代表一种希望

认识向南林是2007年4月军区召开的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作为唯一的战士代表,他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连队建设和家乡变化的体会发言,由知及行,深入浅出,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与会者热烈的掌声,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基层官兵学理论,实实在在才能长期坚持,扎扎实实才能取得成效。”

第一次与向南林面对面接触是2007年5月我下部队调研,向南林所在师领导和与我一起调研的军区政治部领导介绍了向南林的情况后,我决定到他所在的高炮团走一趟。通过这次面对面地接触和广泛调查了解,我对这名1981年出生、新世纪入伍、执著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忠实履行使命职责,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的青年士官典型心中有了底数,要求军区政治部把向南林放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旗帜形成的背景中、我军承担历史使命的重大转折中来考察,从中看到新一代青年身上具有的创新、进取、开放等品质,看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一代的必然结果,总结宣传好向南林的事迹和精神。

2007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来军区宣布中央军委任命张又侠同志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命令。在接徐副主席回招待所的路上,我从平凡、真实、深远、崇高等四个方面向首长汇报了向南林的事迹。所谓平凡,就是离大家近,他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所经历的岗位很普通、做过的事情很平常,人人可学;所谓真实,就是看得见摸得着,活灵活现,非常现实、阳光,不是虚幻的,每名青年官兵都能从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的成长历程就是新一代青年官兵发展轨迹的生动写照;所谓深远,就是树立宣传向南林,回答和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一代代坚定举旗人这一重大问题;所谓崇高,就是指他的精神境界,在他身上体现的理想信念、道德追求、精神状态,令人景仰,在平凡中显示卓越,在普通中体现伟大。徐副主席听后十分兴奋,称赞“这个典型抓得好,宣传得好”。

不久,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到军区部队调研,我又向首长汇报了向南林的事迹。他说“向南林近乎完美”,要求对这个典型加强培养。后来,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还在《解放军报》内参《士官向南林素质全面堪称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一文上作重要批示:向南林同志的事迹很突出,他是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争做胡主席倡导的“四个新一代”青年官兵的杰出代表。

学习理解军委和总政首长的指示精神,军区党委统一了思想:向南林出生和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是在有效履行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新世纪新阶段,涌现出的一名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学习践行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好战士,是胡主席倡导的“四个新一代”(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在部队青年官兵中的突出代表,是继雷锋、李向群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士兵典型,堪称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他的素质全面过硬、事迹生动感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先进性和广泛的群众性,集中回答了一个当代青年士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什么样的岗位追求、什么样的素质能力、什么样的道德情操、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2007年11月2日,在军区部队和东北三省广泛深入总结宣传、产生强烈反响的基础上,军区党委向中央军委、总政呈报了关于把向南林作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进行总结宣传的请示,并且作出在全区部队深入开展学习向南林活动的决定。胡主席和郭副主席圈阅了请示,徐副主席作出重要批示:士官向南林的事迹很过硬,他是认真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战士,是响应胡主席号召,做“四个新一代”的模范青年。

2008年1月10日,在沈阳军区第九次军人代表大会上,向南林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3月10日下午,胡主席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第二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后,亲切接见了向南林,要求把这个典型宣传好,要体现士兵特点,体现基层特点。同时,对向南林说,你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标兵,希望你好好学习。今年你28岁,正是年轻的时候,年轻要有为啊!勉励向南林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再立新功。6月14日,向南林作为出席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再次受到了胡主席的亲切接见。胡主席说:“南林,你的发言很好。回去以后,要继续好好学习,提高本领,将来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情的嘱托,殷切的期望,让向南林深受教育,也浸润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田。胡主席两次亲切接见向南林,就像当年毛主席为雷锋同志挥笔题词一样,令沈阳军区官兵倍感光荣和自豪,白山黑水的座座军营掀起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新热潮。

作为中央军委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总政治部联合确定在全国全军宣传的重大典型,向南林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2008年4月,中央及地方57家新闻单位、近百名记者,赴佳木斯集中采访向南林事迹。从4月20日开始,军内外43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站都在显著位置、黄金时段,突出宣传了向南林的先进事迹。五四前夕,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及全国广大青少年,广泛开展向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向南林同志学习的活动。

10月28日下午,对于从大巴山区深处走出的向南林来说,是一个永远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的人民大会堂,鲜花绽放,掌声雷动,中宣部、总政治部、团中央和黑龙江省委联合举行向南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向南林与其所在团政委王铁寒、所在连连长任振东、8年朝夕相处的战友姜宝成、军训过的佳木斯大学学生丁凤一起,登上了神圣的三楼报告厅发言席,深情讲述一名士兵在党的创新理论沐浴下走向辉煌的人生历程。

向南林生动感人的故事与蓬勃向上的风貌,温暖了神州大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向南林作为士兵的代表、当代青年的代表,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汲取了丰厚营养,在悠久民族文化中接受优良传统的熏陶,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经受锻炼,这些都为他成长为理想坚定、积极进取、报效人民的优秀青年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向南林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一代新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哺育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中锻造自己,茁壮成长。他们是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一代,是完全值得依赖的一代!

一项活动掀起一个热潮

一个典型,拨动着时代的心弦。一面鲜艳的旗帜,在各级领导的精心呵护下,飘扬在白山黑水。

运用典型指导推动工作,是我党我军具体生动的教育方式,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沈阳军区数十年来始终保持的政治工作特色和优势。在全军部队悬挂的8个英模画像中,出自沈阳军区的就有董存瑞、雷锋、苏宁,如巍巍丰碑,似猎猎旗帜,让人们的目光为之仰望,让人们的灵魂为之净化,带给人们长久的感动,激励着人们奋起拼搏,推动实际工作的车轮滚滚向前。

如何才能把“红九连”、向南林这两个典型指导、引领的作用发挥好,让广大官兵从中看到主流,看到目标,看到希望,从而产生无穷的力量,是军区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先进典型是“旗子”,而不是“模子”,时代在发展,用先进典型教育群众也要与时代同行。很快,基层连队普遍开展“对照九连查不足、瞄着九连想发展”活动,广大官兵“量身定做”理论学习计划,出现了干部带头、骨干带动、人人学习、个个实践的理论学习氛围。

为开创典型宣传“经验活蹦乱跳,群众学以致用”的大好局面,在筹备总结宣传向南林的事迹和精神之初,军区就决定在基层广泛开展“争当红九连式的先进连队、争当向南林式的优秀士兵”活动,争取每个旅团单位都有“红九连”式的连队、每个连队都有向南林式的士兵。于是,各级闻令而动,纷纷以这项活动为牵引,不断寻找一个个切入点,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

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真正把“红九连”和向南林的好经验、好做法,变成了推动基层建设的共同财富,在更多的基层单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08年7月,军区召开基层建设会议,紧紧围绕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思想认识,分析建设形势,交流经验体会,研究部署工作,表彰先进典型。会后,军区党委向军委和总政呈送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报告,军委徐副主席在这个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沈阳军区近年来,对学习贯彻胡主席提出来的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的重要指示,抓得紧成效明显。总政李主任也在报告上批示,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建连育人,就抓住了加强基层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沈阳军区抓基层的思路和措施很好。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理之光,只有普照大地才会愈加灿烂;理论之树,只有植根沃土才能结出硕果。我相信,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在基层建设实践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威力,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