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康应该是离我最近的名人了。从时间上讲,他只有25岁,年纪相仿;从空间上讲,他毕业于我校信通学院,与我可谓同根而生。而他现在却是康盛公司的CEO,拥有60多名员工和几千万个人资产。11月4日,戴志康回校访问,我也有机会零距离对话戴志康。

走近戴志康,他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个腼腆的大男孩,一位雷厉风行的首席执行官,一位推心置腹的学长。但追寻其创业成功的道路,却是充满了坚定和执著,满载着梦想和激情。

腼腆的大男孩

戴志康的中考很有戏剧性。初中学习并不太出众的他在中考前仅凭10天的复习竟然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原因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所高中有586,而自己家用的只是386!正是凭借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理由,正是有着对计算机的一往情深,戴志康走进了市重点高中。

戴志康的父母是大学教授,也使他有机会在很小的时候接触了计算机。他对计算机编程有着纯天然的兴趣,从刚摸起计算机那一天起对它的喜爱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初中时他就参加省里的比赛而且获得了第一名。那时他就有一个梦想,进入大学,为自己才华的发挥寻找更广阔的平台。到了大学,戴志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开发专业论坛软件。也正是凭借对这款叫做Discuz软件的6年苦心经营,戴志康才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富豪之一。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忍不拔的走下去,这也许就是戴志康成功的精髓所在。不在意别人说什么,只要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所有的成功也许都始于这样的一个信念。

在谈起为什么做这样一个软件时,戴志康的回答也很出人意料,“为了找工作!”他想通过做这种软件给千千万万的用户使用,在用户对软件产生了印象之后,他去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告诉招聘者这个软件是自己做的,就会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戴志康最初的想法其实都很简单,他的讲述也特别真挚坦率,像一个稚气未褪的大男孩。但那张腼腆的笑脸背后是他的执著和坚韧,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软件日臻完善,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想法、雷厉风行,不断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

雷厉风行的总裁

在大三快结束时就有人愿意出30万年薪邀请戴志康加盟,但就是这样的机会也被他放弃了。戴志康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对一件事情的专注程度是非常高。6年中,有很多机会需要他去面对、去选择,但是最后他还是一直做这件事情。在他看来,赚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工作和理想能否结合在一起。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些原来没有人做过的,能改变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事情,即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影响力,而自己设计的软件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正是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坚持,戴志康才成了一名雷厉风行的总裁,不断增加着个人财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朝着自己最终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在公司经营的道路上,他的几次决断至关重要。起初,这个软件是放在网络上免费使用的。在有了固定的用户群、又和同类软件产品进行对比之后,戴志康决定对软件进行收费。五百块钱没有卖出去,他就一狠心把它提到两千块钱,而最终竟以三千块钱卖出。戴志康就是有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他是个做了决定就不会去改变的人。他并不害怕受挫,他觉得在这个过程会学到和经历很多。对于他这样的年龄来讲,能够有一些经历,哪怕到最后这个事情是不成功的,也很宝贵,因为能在经历中学到很多同龄人没有办法体会的事情。后来,他又决定将已经收费多年的产品全部免费。这个决定也很出人意料,但戴志康的想法却是有远见的。他希望将公司的盈利模式进行一种转变,从原来的单纯靠产品盈利转向靠提供产品的服务支持盈利。决断之前有缜密懂得思考,决断了就决不会改,这就是一个有思想更有坚持的戴志康,这就是一个只有25岁却有几千万身价的康盛CEO!

推心置腹的学长

兴趣引领成功,这是戴志康给学弟学妹们的忠告。从开始对电子感兴趣、经常动手去组装小收音机小集成电路到接触计算机,用程序或者用代码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想法,从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到拒绝种种诱惑一心一意做自己的软件,戴志康无一不是在坚持自己的兴趣。正如戴志康所说,“在你真正有了自己的兴趣之后,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当你逐渐认识到自己已投入一件事情,就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

他还告诉同学们:“要做一些决定就要做一些取舍,这个取舍你要仔仔细细地想清楚:我要是走这样的一条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和代价,我走另外一条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和代价。我觉得只要是你感兴趣而且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是值得做和要好好做的。我支持你们干一件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放弃和付出一些代价,但是仍然要坚持。我父母当初就是这样支持我的。”他也愿意广大同学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尽快实现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如果暂时没有发现,就老老实实学习,在生活中经历,在学习中寻找,不要急于求成。